第二百一十七章 春闱会试,卫十五(7000,感谢月半日残两万大赏)
说到“礼乐”,也就要说周朝这个国家的制度,春秋战国的由来。西周伐殷商,建立的周朝,周朝兴许可以说是中华的国家民族概念与道德伦理的开端。 周有一套制度,乃是礼乐制度。也是以这个制度来分辨华夷,就是这全天下,用周礼的,便是自己人,接受了周天子的青铜器的,便是自己人。周天子分封天下,发青铜器给所有人来证明身份,所有的自己人,都需要尊崇周礼。 有了周礼之后,也就有了诸子百家,有了百家争鸣,有了儒家,道家,兵家,法家,墨家,农家…… 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中国民族文化的成型。春秋战国,看似五霸七雄,秦楚燕赵韩魏齐等等……其实上面还有一个分封天下的周天子。 这就是所谓的封建制度,也是封建制度的开端。封建,就是分封建制。 天下之人,一切讲“礼”,甚至打仗都要礼,比如“五十步笑百步”的真正意思。两个国家打仗,互相下战书,互相约定地点,互相等候对方排兵布阵完成,甚至互相出一样数量的军队,然后开战,兵败一方可以逃跑。 胜利一方也可以追击,但是之能追击五十步,五十步之后,就不能再追杀了。 这一切就是礼。所以五十步笑一百步,并非是没有道理的。因为跑五十步就可以不跑了。 春秋无义战,最初的意思,乃是说发动战争的权利应该是周天子的,而不是诸侯的,只要是诸侯发动的战争,都是不义的战争。 延伸到后来,也说春秋中后期的战争,都是自私自利的战争,没有真正为大义而发动的战争。这就是礼乐开始崩坏,也就是周礼之礼,慢慢失去的约束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