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
和赵丰,进度有些慢,但这活儿不算重,他拒了秦兵的帮忙,花了四日时间将这些红薯收了回来。 原身不勤快,他也不如真正的农家人上心,但红薯属于高产作物,一亩地差不多能出产两千斤,他种了三亩红薯,共收回来了六千多斤,将灶房旁边的杂物间堆得满满当当。 第29章新的广告词 东阳县的红薯都是白瓤红薯,很面,很干,吃一口噎得脖子能伸出二里地。 但秦劲喜欢这种红薯。 蒸红薯烤红薯、炸红薯丸子、红薯面汤,每一样他都吃不腻。 红薯收完之后就是收黄小米。 黄小米也熟了。 金黄色的谷穗沉甸甸的,一个谷穗比成人手掌还长,没有机器,收割依旧全靠人工,每人拿把剪刀,只把谷穗剪下来放到麻袋里。 这个活儿还算轻松,秦劲让叶妙推着小推车下了地。 两亩黄小米,秦劲、叶妙、赵丰三人一日便把全部的谷穗剪回来了,至于谷杆,依旧先在地里杵着,等有空了再用镰刀割了带回来烧火。 给谷穗脱粒的农具叫连枷,造型简单,是在一根长木棍上绑一个木条,然后举起木棍用木条反复捶打谷穗。 立夏三日连枷响,小满十日遍地黄,这句农谚里的连枷,便是秦劲此时用的工具,其不仅仅用来给小麦脱粒,黄小米也用得上。 脱粒之后就是晾晒。 等黄小米晒干了,就可以装袋入仓了。 这时灌袋器就派上用场了。 要是没有这东西,把黄小米装袋时,便是赵丰撑着麻袋,秦劲用簸箕盛着黄小米往麻袋里倒。 现在有了这物件,把麻袋往灌袋器上一套,秦劲和赵丰各拿一个簸箕,只花了半个时辰就将黄小米全装到了麻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