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四章 重视农耕,推广玉米
信这玉蜀黍能打那么多粮食,但这是赵大帅的命令,他们也没办法。    1    领了牲口,领了种子……    “这玉蜀黍的种子,比咱们平时见过的玉蜀黍,颗粒要大得多啊!咱们也不指望一亩地产上千斤那么多,能多打个三五斗的,就是老天保佑了!”    那个老农牵着牛,看着牛车上一袋子玉蜀黍的种子,金灿灿的,不由眼中又带着希翼的光芒了。    至于玉蜀黍好吃不好吃,其实没关系。    这年头,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已经谢天谢地了,难道还敢指望天天吃白面馒头不成?    ……    “我们要鼓励老百姓开手工作坊,比如制作牛rou干,就很好啊!女真人留下大批牲口,其实咱们用不了那么多牲口,可以宰杀一部分,制作成牛rou干,马rou干。”    大政殿,赵诚在跟大帅府的要员们开会。    现在,他已经有了自己基础的文武班底了。    几十个文官,都是盛京一带的读书人。    1    赵诚选人的要求不高,不看是否有功名,只要读书认字的,都有资格来大帅府应聘。    这自然让一些有功名的读书人感到不满。    如果在大明境内的话,可想而知,肯定会遭到巨大的压力。    但在盛京,征讨军屠刀上的血还没干呢!    那些读书人自然不敢闹事。    所以,赵诚的政策倒也顺利。    来应聘的读书人,足足有数百人之多。    赵诚亲自面试,从其中选出了这几十人。    古代读书人本来就少。